廉洁文化是中国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人民大众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反腐倡廉的思想、制度、实践及其所积累的经验。廉洁文化是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指南”和“文化灯塔”,以润物无声成风化人的熏陶,使员工追求更加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廉洁自律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增强抵制腐败行为的自觉性,进而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行稳致远。
品读《朱彦夫-- 极限人生的家庭财富》--董丹丹诵读
发布时间:2021-11-17     作者:

朱彦夫  极限人生的家庭财富
   “忠孝、厚德、和善、诚信、勤俭”, 十个朴实无华的字,就是朱彦夫家的家风。这十个字很简单,谁都会说,谁都会写,但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几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的又有几人?朱彦夫做到了,不仅自己,还带着家人,而且是以一副重残之躯。他以对自己、对家人的严格要求,践行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以全家做人做事的忠厚善良映照出对群众的深情厚谊。

带领家人追求极限、挖掘潜力

“一个共产党员,只要还有生命,就能有作为。我有嘴能说,有眼能看,有假肢能走动,有胳膊会写字--这就是我与一切困难斗争的有力武器。我决心以这种武器,排除万难,努力奋斗,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被截去四肢后,朱彦夫凭着一股劲,一次又一次挑战人生极限。

给村里架电线期间,他经常要外出买材料。假肢不能下蹲,为减少排便次数,他每天强忍着饥饿,只吃极少量东西,甚至吃药也是干吞。村里的群众感慨:"在老朱那儿,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别看朱彦夫铁面无私,好像不近人情,其实他对家人爱得很深。朱向欣记得小时候睡觉常蹬被子,父亲总是半夜起来,小心翼翼地装上假肢,用嘴衔着油灯,一步步挪到孩子们床前,帮他们1好被子

爱子女,当为之计深远。物质财富终有耗尽的一天,精神财富却能受益终生。儿女们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朱彦夫从村支书岗位上退下来后,跟随子女搬到了县城。但他仍操心着村里的发展,在媒体上看到好的致富经验,就马上记在纸条上,托人带回村里。他也清楚,可能帮不上什么忙,但就是忍不住。当村支书的儿子朱向峰每次从村里回家,朱彦夫都要第一时间见他,听他说村里的近况。受父母影响,女儿朱向欣也同样对群众感情深厚。 

2013年8月,折源县组织城乡教师交流活动,朱向股主动报名,申请到一所山区小学支教。在朱夫的影响下,一家人生活温暖而充实,怀揣着共同的信念和情杯,在各自的岗位上携手前行。当年贫穷落后的张家泉村也换了模样:原先的荒山秃岭现在果树环绕,平整的水泥硬化路通往家家户,村子也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省级旅游特色材村民们靠着种植果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