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部门公开 >> 行政 >> 综合管理部

总计927份;点击14901次

  • 综合管理部:927份
// this.scrollBoxHeight = this.scrollBox.clientHeight; //类的调用方法,可多个
发布单位: 项目公司      发布者:     时间:2020-08-07     点击:26次
集团公司董事长杨照乾 在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


在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

2020711日)

杨照乾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特殊形势下,我们召开的第一次较大规模面对面现场会。刚才,广劳同志作了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对下半年工作作出了安排,分析到位,部署全面,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抓好落实。

疫情冲击全球,各方身处变局,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新的思考。下面,我就集团改革发展方面的几个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咬定青山,决胜全年目标

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与全国各行各业一样遭遇了空前冲击和挑战,集团上下勇立潮头,搏击风浪,生产组织平稳有序,改革发展积极有为,虽然经营成效不及年初预期,但是在疫情严峻考验,市场急剧波动的困难形势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实在是极不平凡,难能可贵。有差距就有奋斗的空间,不及预期就有奋斗的动力。无论是在复工复产的初期,还是在全国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

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的当下,我们都始终坚守“目标不变、任务不减”的年度指导思想,这既表达了我们迎难而上、不轻言放弃的奋斗追求,也体现了我们对陕煤发展潜力和韧性的充分信心。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奋力补欠,就一定能完成“收入3400亿,利润168亿”的既定目标,为集团“十三五”发展画上圆满句号

第一,保持“击水中流”自信。越是惊涛骇浪,越需从容镇静。上半年,从经济形势来看,国内经济并没有因为疫情“伤筋动骨”,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目前复工复产已经开始全面回血,下游需求还将持续好转。五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幅分别达到5%和1.1%,多项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已驶入回升通道的中国经济呈现稳步复苏。从集团自身来看,上半年煤炭、化工、钢铁等产品产量全部实现逆势增长,实现利润逐月稳步上升,4月份以来各月实现利润数字已达到10亿以上水平。大体匡算,下半年只要月均营业收入比上半年提高60亿,月均实现利润达到18亿,那我们完成全年既定目标就应该没有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十足的干劲、扎实管用的措施、能够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保障。我们要发扬“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新时代陕煤精神,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砥砺前行,变压力为动力,知难而进,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第二,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俗话说: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我们首先看一组数据:今年前5个月,全国财政收入7.8万亿,同比下降13.6%;财政支出9万亿,同比下降2.9%,财政赤字1.8万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一定要把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对于我们做企业的来说,过紧日子更是有着特殊意义,它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集团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现实需要。今年之前,我们就讲过,因为近两三年行业进入了去产能优产能的新阶段,集团可谓人努力、天帮忙,规模实力、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日子越来越好过,我们一些企业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习惯很容易回潮,让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那么如今在全球性疫情冲击下,“过紧日子”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第一本能反应,即使当下利润不减,效益可期,我们也没有不过紧日子的资本,因为严峻的外部形势容不得任何大手大脚。

第三,增强“危中寻机”意识。每一次危机都是一场大考,既是对危机处理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机遇把握能力、定力和远见的检验。这次疫情催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秩序的交叠碰撞,危机、分化、调整等潜移默化接踵而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指出,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对陕煤来讲,一是拥抱新基建。新基建是国家应对疫情影响,释放投资和经济发展活力的战略性安排,有助于加快实体产业与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我们要围绕“产、供、销”网络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智慧矿山、智能工厂、智慧物流,加快谋划和推进一批新项目,实现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发展动能的双赢。二是实践新模式。疫情加快了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推动新经济新模式迅猛发展,也给我们产业优化升级,运营模式创新,管理思路更新带来了实践机会和推广应用舞台。各板块公司、各带有共享功能的企业、各生产企业要在运营模式创新上加大力度,有所作为。三是优化新链条。当前的后疫情低油价叠加时期,交通运输、国际贸易物流、煤化工等产业困难重重,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造成巨大冲击,这其中往往伴随着并购重组整合机会。我们要借助于“逆周期收储”,借机完善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行业周期互补。四是做大新产业。我们要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力争今年技术成果转化收入10个亿,“十四五”末达到百亿规模。推动废钢铁再利用,

力争实现年加工利用千万吨、收入300亿目标,助推钢铁产业换挡升级。同时,还要大力推动固废综合利用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只要我们爬坡过坎抓住了机会,相信陕煤就会“守得云开见月明”,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境界。

第四,笃定“降本增效”行动。管理就是生产力,节约就是竞争力。降本增效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应对当前形势的内在利器。前段时间,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确保完成年度既定目标,集团提出要实现同比40亿以上的成本下降目标,当时提出这个目标应该说只是个保守目标,因为板着指头就能算来,但能不能实现,说实话不动一番脑筋,不下一番功夫,不做一番观念和习惯上的革命,也是不容易达到的。一是要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只要有成本发生的地方,就有潜力可挖。降本增效要关注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集团作为战略管控中心,要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不断降低融资成本,年内集团融资成本要至少再降低50个基点,利息支出减少10个亿以上。各板块公司作为利润中心,要大力压缩管理成本,确保管理成本下降10%以上。三级生产经营企业作为生产成本管控中心,要通过节能降耗改造、工艺过程优化、运输系统完善等降低生产成本,今年各单位的生产成本与去年相比要有明显下降。二是要着力处理好降与增的关系。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降本增效的“降”与“增”是辩证统一的,工作中不能顾头不顾尾,为了暂时的成本降低而留下“后遗症”。具体要做到“三降四不降”:要着眼于新技术新工艺等生产要素降成本,着眼于机制完善、管理优化、流程再造等制度性降成本,着眼于融资、信贷、社保等惠企政策结构性降成本,但同时也要做到安全环保投入不降,科技创新投入不降,保产品和服务质量投入不降,职工收入和福利待遇不降。

二、奋辑扬帆,逐梦世界一流

在今年的工作会上,我们提出要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陕煤在新时代的壮志宏愿,也是我省有关方面对陕煤的一种新期望。陕煤作为8户地方国企之一入围国务院国资委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初选名单后,我们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和鼓励,也增强了我们推动企业实现更高目标的信念和勇气。年初我们已经说过,无论陕煤能否进入最终名单,都不影响我们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抱负、志向和行动。时隔半年,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再次审视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内涵与实践,体现的是我们扎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勇做时代弄潮儿的信心、决心和劲头。

(一)思想引领行动

说实在的,陕煤目前的现状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我们为什么还要奋力去争创世界一流企业?我想,这不仅是陕煤的壮志宏愿,体现更多的还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我们争创世界一流企业,不是为了叫着好听、写起来好看,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以更宏大的视野不断审视自我,找到差距,形成倒逼,倒逼我们不断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与高手过招,与巨人比肩,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推进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企业各方面的重塑和再造。

一要树立资源配置全球化思想。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资源就必须着眼全球配置。全球化配置资源,着力点是什么?我想,不单是获取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重要的是技术、人才和资金。这方面,我们的差距是全方位、大距离的。仅就技术创新团队而言,“黄头发,蓝眼睛”的几乎没有,像华为、海尔等全球知名企业那样的国际专家楼更是没有。人才和团队没有国际性,也就谈不上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这方面,不要说我们的差距有多大,仅这方面的意识和战略都几乎没有。未来陕煤既要在国外布局科技孵化企业,还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既要把资金投向国外,也要把国外资金引进来,

这是陕煤实现资源配置全球化的一种趋势要求。二要树立产业升级融合化思想。目前,各行业各领域都处在一个优胜劣汰、日新月异的时代,孕育着大量的产业整合、创新和发展机遇,也催生了“跨界发展”“交叉融合”等热词。仔细体味,这些正是世界一流企业经久不衰的密钥之一。集团前几年确定的“以煤为基,能材并进,技融双驱,蜕变转型”的发展战略,所谓的蜕变转型就是要在交叉中发展,在融合中变异。陕煤要在产业升级融合中,打造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开放式高端产业集群。三是树立竞争能力综合化思想。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具备一流的综合竞争能力。陕煤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要千方百计掌握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打造一流员工队伍,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并且在绿色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走在前列。各方面统筹协调推进,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

(二)辩证看待差距

我们说,世界一流企业应具备四个硬实力:即一流的企业综合绩效,一流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流的可持续发展力,一流的资源配置能力。对照这个标准,集团在资源配置范围及效率,产业结构布局及体制机制、科技创新应用等方面,差距确实不小。

还是从资源配置来看,世界大型企业形成超强竞争力的真正秘诀,是他们吸纳全球最佳资源加以整合,从而构建全球价值链。2019年,国内前100名跨国公司平均跨国指数为15.9%,行业内只有兖矿集团以21%位居第28位。陕煤的产业布局绝大多数在国内,跨国产业才刚刚起步,国际布局处在摸索阶段。从效率指标来看,世界一流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一般处于全球领先水平。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利润为43亿美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1%,国内入围企业为35亿美元和9.9%。陕煤利润不到22亿美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仅有7.6%,不及国内平均值,资产回报处于低位。从创新水平来看,世界一流企业都是巨额研发投入者,掌握着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在2019年世界企业研发投入最高的2500家企业中,中国507家企业研发占比仅有11.7%,陕煤的研发投入就更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更是少之又少。当然这与我们所处的行业有关,但我们恰好需要反思的又首先是这种基于行业的习惯认识。最近有报道说,美国国防部创新小组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中美“超级大国马拉松”做准备》的报告。报告系统分析了中美关系与冷战期间美苏关系的异同,指出中美之间的超级大国竞赛将会持续几代人,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和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但核心制胜要素是技术和创新。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在日渐形成的容忍失败支持创新的商业文化下,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头部企业”将依靠自身强大的研发投入力量和资本市场的支持体系,在相关领域建设出有全球竞争力的生态体系。

当然,世界一流企业不能单纯以这些指标来衡量。企业是否有做大的实力,是否有做强的优势,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陕煤已经进入世界500强中位,有望通过重组整合、榆神四期建设、新能源新材料延展的全产业链煤炭企业,有望借助主业优势、科技创新实力和产融结合,持续占据行业领袖地位。陕煤也历经市场风云变幻和行业潮起潮落,具有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韧性和弹性,具备长期发展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只要我们兼具远见与雄心,活力与创新,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就并不是遥不可及。我们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陕煤发展,要正视差距,发掘优势,准确把握陕煤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征程中的坐标和方向。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久久为功,切忌开始“忙乎乎”,结果“一阵风”。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没有现成经验借鉴,没有既有路径可循,

需要我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切忌“跟着走,看着走”。我们要牢牢抓住国家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机遇,迎难而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书写陕煤筑梦世界一流的新篇章。

三、厉兵秣马,实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

省政府已经正式批复同意陕煤集团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既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治责任,也是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集团上下一定要不辱使命,坚决完成改革任务,为省属企业改革做出示范,趟出新路。

第一,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早在2014年,我们就提出了陕煤改革的框架思路,并为此渐进式推动了部分改革行动,主要的改革思路和体制机制设计思想与此后国家提出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方向不谋而合。现在,我们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成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建立“小总部,大产业”的管理框架,形成定位准确、科学高效的新管控体系,突破体制瓶颈,提高管理效率。前几天,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强调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及抗风险能力。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都要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以改革目标凝聚共识,用改革方法破解矛盾与难题,用改革实践推动创新发展。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改革的靶向。梳理集团这几年改革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改的多,革的少。一直以来,我们的改革都是局部调整多、整体变革少,甚至小打小闹、修修补补,触及根本、直击痛点的变革少,传统惯性思维和已有的经营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始终没有打破,由“管企业”到“管资本”的改革还没有真正破题。二是的多,放的少。集团各层级职能定位不能按设计定位,事权划分不清,“管什么,管多深,怎么管”的矛盾理而未顺,职能重叠交叉、分段割裂现象共生并存,体制僵化,机制不活,效率低下,反应迟钝等问题悬而未决。三是说的多,做的少。这几年深化国企改革一直是重头戏,我们也年年提,月月说,“归位,放权,精简,放活”的八字方针我们也喊了好多年,但成效始终不尽人意,体制机构等改革总是在半路上,“只见雷声不见雨”。

第二,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目前,集团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方案已在省国资委备案通过。这次改革不仅仅是适应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还要着眼于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总部的长远构想。从实践来看,世界级企业总部主要承担四个角色:决策与规划为主,兼具监督与控制、专业中心和共享服务。我们要围绕这个角色定位,聚焦“授权”“放权”和“归位”,把集团总部定位为战略决策中心,板块公司为产业发展中心,业务经营企业为生产经营中心,按照不同产业采取“分层架构,分类管控,分别发展”的管控模式。应该来说,集团改革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已经确立。接下来“小总部,大产业”的管理框架怎么拆搭,“管企业”与“管资本”在实践中怎么转换,“治理线”和“管控线”具体怎么划定,各级企业怎样同步统筹,都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次改革,要重视做好总部有效转型,重视板块公司精干做实,重视共享平台科学设置,重视基层企业保持旺盛活力。要按照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上下联动”的总思路,实现改革过程行得稳,推得快,走得远。整体推进,才能统筹协调,实现集团总部、板块公司、实体企业方向一致,思路一致,步调一致,更好掌控改革大局。重点突破,才能扭住关键点,以点带面,激发改革动力,汇集改革合力。只有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辩证统一,我们的改革才能“一子落而满盘活”,实现改革“棋局”步步为“赢”。

第三,改革要拿出四种精神。改革的实践首先要有改革的精神。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必须拿出足够的精神:一是壮士断腕的精神。改革,是利益的再调整,是权力的再分配。尤其是各级机关部室的改革,是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不简单,也不容易。壮士断腕,就是要求大家痛下决心,当断则断,不能瞻前顾后,不能浅尝辄止,把该放的权真正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管住管活管好。二是锲而不舍的精神。改革是探索未知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不能因为遇到困难挫折就却步,也不能因为暂时的成功而自满,知难而进,志在必成,才能啃下最硬的骨头。三是顾全大局的精神。胸怀大局,心有大我,是面对改革的应有状态。改革必然会涉及到一些部门的撤并、岗位调整,大家要少算一些个人、部门得失的“小账”,多算一些整体利益的“大账”,自觉的把思想统一到集团的改革决策上来,做集团改革的实干家。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部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做集团改革的推动者。四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改革成功的关键。集团业务板块众多,产业形态不一,运营模式各异,每个企业存在的问题、难点、痛点都不一样,必须要实事求是,量体裁衣,切莫“东施效颦”,导致措施落不了地,改革见不了效。坚决不搞重形式、轻实效的改革。

这次改革,不是一般性的重组整合,不是简单的翻牌更名,也不是叠床架屋,趟的是深水区,打的是攻坚战。我们要刀刃向内,动真碰硬,敢于自我革命,勇于自我牺牲,切实作出改革示范,将集团打造成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世界一流总部的样板。

四、登高望远,谋划“十四五”发展

现在距离“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启程还有不到半年时间。做出一个好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不仅重要而且迫切。为了充分发挥规划战略引领作用,在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在认识跃升中领深悟透。“十四五”时期,是集团担当能源革命使命,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五年,也是集团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一流企业最为关键的五年。编制“十四五”规划的过程,就是落实新发展理念,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对于正确分析陕煤“十三五”以来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十四五”的时代背景和产业大势,准确定位陕煤在区域经济社会及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意义重大。规划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发展质量,高品质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深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数增加,行业产业政策加快调整,新模式新业态迅速发展等对陕煤未来的影响,要把陕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透,把应对之策谋划好。去年,我们经过系统调研分析,确定了陕煤“十四五”16555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这是集团未来几年整体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基本遵循。编制“十四五”规划,要围绕16555奋斗目标,紧盯目标图,抓住关键点,确定时间表,绘制路线图,确保让集团上下“带图施工”,在高质量发展中追赶超越,争创一流。

第二,在审视过去中补短强优。规划制定的重要前提是正确认识和把握集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陕煤成立十六年来,不断整合发展壮大,这种“组合式”的发展,造成各个产业发展参差不齐,协同优势发挥不明显,也带来了机制不够灵活,一些产业管理粗放,大部分产业还止步于基础产品,高端产品及技术稀缺,干部职工思维僵化,企业大而不强、产业聚而不力等问题,这些已经成为制约集团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障碍。但从另一个方面看,集团成立十六年来,企业规模和行业地位逐年提升,煤炭优质产能、智能化开采优势明显,逐步掌握了一些先进煤化工技术,在钢铁、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也开始走出新模式,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必须加快巩固长板,补齐短板,使发展更加均衡,更加协调,使竞争力更加强大,更加持久。在编制“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精准定位,靶向用力,补齐短板,增强优势,不断提升集团整体竞争实力。

第三,在预见未来中守正立新。企业规划不仅要看“预报天气”的能力,更要看“抵抗天气”的能力。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在必须变革之前作出变革。陕煤的“十四五”规划,要突出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在坚守“以煤为基”中将煤炭、化工、钢铁、电力等主业做强做优做大。煤炭方面要抓好榆神四期项目谋划,提升优质产能占比,突出“四化”建设全覆盖,实现效率、产量和质量等的全面提升。煤化工产业从现在来看,要寄望国际油价重回高油价时代已经不太现实,必须坚持我们早已提出的“错油煤化”思路,产品坚持三个方向,即石油化工难以生产的产品,煤基产品成本更低和品质更优的产品,避免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不对称竞争。电力产业要“关小上大,增优减劣”,加大资源的综合利用力度。钢铁产业要准确把握废钢铁“量升价降”的长期趋势,聚焦废钢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炼钢“长流程”向“短流程”转换。总之,我们要在产品结构、技术升级、产能调整中拓展主业外延和内涵,打造主业发展新优势。陕煤的“十四五”规划,还要积蓄新发展动力,坚定不移谋创新,育动能,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方向上开枝散叶谋突破,在“能材并进,技融双驱”中深度介入全球新的产业链分工,抢占独特性和区域性优势,打造新产业发展新动能。陕煤要在这一“守”一“立”中打造优势,培育动能,实现蜕变转型。

五、经年半载,夯基固本铸魂

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做好以上几方面关系长远工作的同时,当下我们还要着重抓好几项打基础、固根本的工作。

一是紧抓疫情防控不放松。现在看来,新冠肺炎疫情要得到彻底控制还需要时日,常态化已经成为国内疫情防控的新要求。我们陕煤有十二万人,加上工作生活交往圈,涉及人数之众难以估量。只要疫魔一日未除,我们就决不能有松一松、缓一缓的想法。只有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才能堵住每一个“针尖大的窟窿”,才能确保不出现“漏过斗的风”。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形成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适配的工作、生活习惯,夺取疫情防控和企业经营发展双胜利。

二是紧抓安全环保不放松。做好安全环保工作,既是发展之需,也是担当之责,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常抓不懈。今年上半年,集团虽然发生一起伤亡事故,但是整体安全环保形势稳定向好,值得肯定。但上半年的各类安全检查,也暴露了我们存在的许多问题。过去我讲安全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有明确的制度,但做不到“依葫芦画瓢”,照图施工,就不是个好学生。第二个层次是能够严格按照制度操作和管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这就算是个好学生了。第三个层次是随着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我们可以不断吸纳新技术,不断实践创新,不断修正操作标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优等生。集团目前可以说是三个层次并存。“一把手”高标准、严要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保障安全生产,争当优等生。在安全环保上,我们要继续系统推进控风险,千方百计强治理,严查严管严问责,为集团实现年度目标任务及高质量发展织密筑牢“立体防护网”。

三是紧抓应对各种危机准备不放松。当前外部环境处于空前复杂多变和不稳定不确定状态。无论宏观还是微观,发展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既坚持底线思维,又保持目标定力;既要稳扎稳打,又要随时应变一定要认识到,相比以往,我们今年制定的措施,采取的对策,可能会随时失效弱化,无法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要不断研究和丰富我们应对不利局面的工具和措施,确保各项措施有力有效,管用实用,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并做到及时跟踪调整和更新;相关部门必须增强研判最新形势、最新政策动向的意识和能力,像作战室一样,紧盯快动,有效响应,各种预案和准备工作必须做足做实。

四是紧抓党的建设不放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把延安精神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精神力量,把以案促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全力落实中省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国之大者”,为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履行国企职责、陕煤担当。要紧扣党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主线,按照党建“一揽子”安排,扎实推进“六大建设”,坚持做到“五个聚焦”,为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同志们,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上,我们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事业更伟大。让我们永葆“只争第一,不当第二;只争唯一,不做并列第一”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务实创新,发愤图强,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