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正定进行了多次调研后,习近平发现,全县大多数企业和单位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科技人才和技术骨干力量不足的局面,有的甚至到了连正常生产、工作都无法维持的地步。“没有人才,县不能富,民不能强。”习近平认识到,人才不足已成为阻碍正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统计资料显示,1982年年末,正定县总人口40余万,但当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才仅有379名,自学成才或中专毕业后取得技术员以上职称的人才总共256名。现状就是这样,怎么办?
习近平有念好正定“人才经”的一套思路。
第一,摸清家底,建立清晰的人才战略。
“对人才问题早认识、早重视、早去抓,我们的经济工作就早主动、早搞活、早见效。”习近平明确提出,要认识人才开发永无止境的规律,把开发人才视为百年大计、千年大计。
为此,正定县委、县政府门口挂上了一块新牌子——正定县人才开发总公司。县里对23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登记造册,建起正定第一本“人才账”。
但时间不等人,正定求贤若渴,要快速聚拢一批人才,就得“放大招”。习近平在正定县实施的人才战略可以概括为“十二字真经”:内用、外招、上请、下挖、近补、远育。
第二,打造“人才九条”,作为人才战略的抓手。
1983年,习近平主持制定《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这就是现在广为人知的正定“人才九条”,这是一项有吸引力、感召力和推动力的政策。
“人才九条”有三大特点:出台早、内容实、创新多。比如,凡是来正定的科技人员,每搞成一个项目,利润按比例分成或付一次性总报酬;树立新时期用人观点,凡有技术专长的一律接收,包括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过去犯过错误已经改正的;工作调动由县委组织部和人事部门负责办理,一时办不齐手续可先来后办,原工资照发,粮食定量不变,全部吃细粮;允许研究项目失败,不追究责任,工资报酬、往返车费照付;为调入人才建“人才楼”“招贤馆”;凡到正定来讲学的专家、学者、教授,车接车送,并发放津贴费等。
政策出台后的几天时间里,2000张一米多长、半米来宽,印有“人才九条”的大布告被贴到全县各个生产队、学校、机关、工厂门口,街头巷尾热议声四起,一片沸腾。
第三,对外,拿着诚意和创意去“招贤纳士”。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政策也要广而告之。习近平认为,“人才九条”仅满足于全县的反响是远远不够的。他希望把“人才九条”向石家庄地区、河北省乃至全国发布,让更多的“千里马”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