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部门公开 >> 行政 >> 物资管理部

总计3108份;点击237590次

  • 物资管理部:675份
  • 财务资产部:275份
  • 物资采购部:719份
  • 党群工作部:416份
  • 市场营销部:458份
  • 综合管理部:524份
  • 其他部门:41份
发布单位: 物资管理部      发布者:     时间:2021-09-27     点击:83次
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科技创新发展纪实(二)

今年5月,全球首套50万吨/年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环烷基油项目,在神木煤化工富油公司一次投料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研发了“煤气热载体分段多层热解成套工业化技术(SM-GF)”“大型工业化低阶粉煤回转热解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自有创新技术,进一步加快“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园区项目”建设进度,吸引高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入园,最终实现煤炭资源与高端制造产业的衔接。钢铁方面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品牌效应在区域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物流贸易方面“三网一平台”“智慧运销”和“智慧零售”协同发力。装备制造方面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机,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同时,发挥现有金融平台的协同效应,积极探索产融结合新方式,提前布局未来战略新兴产业。相继成立了200余亿元的各类创投及产业基金,瞄准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成功投资了隆基股份、赣锋锂业、江苏恒神股份和青海恒信融锂业等高新技术企业。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推动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

在陕煤集团,有一个技术创新基地,大量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一批新型产业蓬勃兴起,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断延伸……这就是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

陕煤技术研究院负责人谈到:“技术研究院事关集团转型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也是企业最突出的差异化优势,掌握核心技术,意味着掌握未来。”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平台,陕煤技术研究院加快为陕煤集团高质量发展赋能。

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

成立于2011年5月的陕煤技术研究院,以产业应用和市场创效为目标,侧重于后端应用创新,明确提出“走特色鲜明的科技产业化与产业科技化融合发展之路”。

围绕这一目标,研究院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可以创造巨额价值,能够支撑全集团产业链科技化、集约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产业来用心经营。在管理模式上,研究院率先尝试革新“计划管理体质”,积极推行“科技资源有偿配置、科研成果有偿使用、创新价值市场量化、创新收益共享激励”的市场化运作思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创效与激励为导向的科技管理机制,全面整合科技资源,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研究院遵循“坚持科技研发、市场开拓、生产经营、资本运作的路线图”,耐心培育、厚积薄发,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记者翻阅研究院的技术创新目录,一批科技创新成果“闪亮”跃出。

据统计,近年来,自主研发成果的中试及工业化试验生产线已建设30条,其中建成转入试生产16条,在煤热解-多联产、煤制精细化学品、高端聚合物、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10余个方向形成了近50种单体产品、近100种关联产品,总体市场容量规模上万亿元。

27148系列锂离子电池成功打入东风新能源、上汽大通等著名车企的供应链,并入选首批“陕西工业精品”;

超级活性炭、石墨烯、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等一批工业化试验项目产线已经完成试运行,产品通过客户验证;

……

这些科技成果,已证实研究院在加速陕煤集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在拓展新的领域,不断打开发展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