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才富效应,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日前,陕煤集团陕北矿业红柳林公司任保利大师工作室喜获2020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称号,成为陕煤集团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陕煤集团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发展路径,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生态。完善创建机制,探索创新运行模式,致力于搭建一个创新技术攻坚的平台,充分发挥技能团队的集聚、辐射和品牌效应,使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让更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陕煤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面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挑战,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陕煤集团探索走出一条“高端领军人才+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的人才兴企路子。
陕煤集团现有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中心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0余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产业联盟等各专业研发平台。拥有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了陕煤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平台、创客空间、科技信息数据库等科技创新配套支持平台。充分利用好这些平台资源协同互补、聚合作用,通过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中的作用,大力促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示范应用,促进煤炭、化工、钢铁、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方面,采取在职学习、脱产培训、专题讲座、技术研讨等方式,引导专业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知识、钻研业务、科技攻关上来。在高技能操作人员培训方面,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鉴定、导师带徒、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建设,成就越来越多的“陕煤工匠”。
在“陕煤杯”2020年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陕煤集团包揽了四个单项金牌,实现了所有参赛单位均获奖,创赛事设立以来参赛企业最佳成绩。
这些高技能领军人才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通过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财富效益,更汇聚了“才富”效应。
全国技术能手冯敏领办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完成科技创新项目260项,实现经济效益3000万元。陕钢集团“薛立宏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棒材头接尾连续轧制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同规模轧钢线相同作业率情况下,提升小时产量8%以上,年创造经济效益1120万元以上。
面对到“十四五”末,实现“16555”战略目标,即到2025年,以10万左右产业工人,6000亿元左右资产总额,完成不少于5000亿元营业收入,市值不低于5000亿元,实现500亿元利润。锚定方位,靠什么来实现?
杨照乾表示,第一要靠科技创新。
“十四五”时期,陕煤集团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总体战略,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面向产业发展技术领域,深入实施科技强企、人才强企、创新驱动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构建多层次开放式高效创新体系,奋力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
“未来,企业的竞争实质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登高望远,我们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杨照乾指出。
我们相信陕煤集团将把12万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12万人的创造力发掘出来,积极探索科学的科技创新发展路径,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生态,向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