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数字文明基于生产方式深刻变革和数字时代现实需要的作用机制形成,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全新的文明范式。不同于以往文字记载的文明,数据时代的记录已经突破了传统文明只关注少数人的局限,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明记录。通过数字技术与人类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数字文明更加全面地阐释并推动了人类智慧集聚和全球共同繁荣。国家形象是一国在国际交往实践中由该国自我认知和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其认知叠加形成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塑造和展示。当前,中国不仅面临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和全球高度互通互联的时代挑战,更是肩负着参与构建全球数字治理体系的时代使命。如何展示数字文明的中国形象,对于展示多样和谐、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展示多样和谐的形象
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也是共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前提。马克思深刻揭示人类文明多样性,认为同一经济基础“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事实、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程度差别”。因此,各国在坚定走适合自身国情的独特发展道路时,必然会孕育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文明形态。尽管在数字文明时代,发达国家可以利用高科技创新向其他国家的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来限制他们的文明进程,但世界文明浩浩汤汤,一时的阻碍无疑是螳臂当车。中国对待数字文明的一贯态度是要让所有国家共享数字发展红利,即强调多样和谐,而非一国独大。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新一轮布局,倡导各国携手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跳出“零和博弈”陷阱,共同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中国的数字文明不是少数人的文明,而是老少皆宜、城乡皆宜的文明。中国应努力弥合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数字鸿沟”,使在数字社会中处于弱势的部分老年人和农民工群体也能享受到数字发展红利,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数字文明所衍生的数字文化产品、数字精神享受等能够精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兼具社会价值和商品价值,蕴含教育、伦理、娱乐、审美、消费、益智、凝聚等多样功能,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因此,数字文明不仅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在国际社会上展示中国多样和谐形象的重要途径。
展示充满活力的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兴领域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战略地位,强调要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指出,“一切技术包括城市都是人的延伸”。发展数字文明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人的延伸,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我国数字化改革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在哪里,数字化改革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生活连通国家,充满活力的数字文明体现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积极推进从“治理”到“智理”的数字化转型,致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数字文明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带动下,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得到有效落实,数字文明新形态的活力得到充分彰显。塑造和展示充满活力的中国数字文明形象,是适应国际发展环境和数字文明时代趋势的必然要求。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革新了信息的呈现方式、传播渠道和人际交往方式,使得更多承载人类共通价值表达的数字化产品以生动形象、充满活力的方式向外辐射。通过数字文明展示中国的国家形象,应深入把握数字传播中的主体、渠道和机制变化,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数字传播的内在规律和发展逻辑,使得充满活力的数字文明具有表达、动员、感染、聚焦等功能。在数字文明时代,面对规模庞大、思想多元的国内外受众,我们要努力消融“语言壁垒”和“文化隔膜”。只有不断提高面对不同品位受众的“烹饪水平”,中国数字文明才有可能切实提高自身的“魅力指数”,向世界呈现充满活力的发展面貌。
展示充满希望的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当前,中国正处于从工业文明迈向数字文明的重要关口,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国家形象塑造通常在精英和大众两个不同层面进行独立传播。前者文化素养较高,认知态度一经形成便较难更改,偏好传播严肃、正式的文化内容;后者受教育程度较低、社会资源少,偏好传播多元、通俗的文化内容。中国数字文明的相关变革不仅带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赋予精英和大众两个层面文化传播的主体地位,让各个层面的人群对数字技术的发展充满希望。美国学者尼古拉·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出数字文明的四方面特征——追求和谐、分散权力、赋予权力、全球化。当前,世界各国为占据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将推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加速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国家间博弈的前沿领域,数字鸿沟和数字垄断问题日益凸显,数字霸权成为数字文明时代全球互通互联的最大挑战。近年来,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试图阻碍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国共同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的步伐。与美国的数字霸权行径相反,中国致力以实现数字包容、数字治理、数字共享来统筹推进全方位的数字文明建设,树立共同迎接数字技术挑战的希望和信心。数字技术的发展要立意欢乐和愉悦,投射与寄托不同层面人们的精神世界、精神家园,充分把握不同受众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和接受习惯。要整合数字文明资源,增强数字文明传播力,创建共同认同的话语空间,保持对数字技术发展的乐观态度,更好地展示充满希望的中国数字文明形象。
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展现更多责任担当。”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数字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来强调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中国期望世界各国都能积极参与数字文明的发展进程,让数字文明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作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数字文明能够跨越国界,超越意识形态偏见,克服语言和文化等传播障碍与隔阂,建立起共通的话语空间,让世界人民“一个都不能少”地受益于技术发展浪潮,共享数字发展红利。推动数字文明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要深入挖掘诗词、戏曲、武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有责任、有担当”的内涵,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屏性媒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建构公正合理的全球数字治理新秩序,要把数字技术融入全球气候变暖治理、全球贫困治理、全球海洋治理等领域,主动发声、善于表达,赢得更多的主导权和发言权,不断提升和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在数字文明的发展中,不仅要按照数字技术的“基本序列”方式叙事,还要按照数字技术的“复合序列”方式叙事,在多方话语交流与博弈中塑造、呈现与传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数字文明的发展要打破国家形象塑造方面“刻板化”“单一化”“滞后化”“脸谱化”的窠臼,努力构建国际话语传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创新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传播方式,为其他领域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供标杆。我们应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向世界展示中国数字文明负责任的深层魅力,充分彰显中国的国家形象及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