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是中国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人民大众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反腐倡廉的思想、制度、实践及其所积累的经验。廉洁文化是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指南”和“文化灯塔”,以润物无声成风化人的熏陶,使员工追求更加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廉洁自律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增强抵制腐败行为的自觉性,进而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行稳致远。
在独知处用力
发布时间:2024-01-15     作者:
《传习录》中载“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大意是说,如果克己省察不是在独知处做,只是在大家都能见到的地方做表面功夫,做给别人看,那都是自欺欺人的虚伪之举,这样的人见到真正有德的人,就会隐藏起自己的行为来。
慎独者,既慎在独处时,也慎在独知处。所谓“独知处”,是指心思和念头只有自己知道时,突然动了某个心思,包括无论有事无事、有人无人、是动是静时自己所独知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处。现实中,“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有的人在众人面前表现得很敬业、很诚实,实则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须知,只顾光鲜地在别人“共知处”用功,而不在自己“独知处”努力,那就是虚伪,不仅欺人更是自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没有比隐暗处更易表现,没有比细微事更易显露。君子慎独,须时刻警惕别人未听闻、难觉察之处。每个人都十分清楚自己的起心动念和所作所为,要做到为自己负责,就需要在“独知处”用功,“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及时祛除伪邪丑恶的萌芽,不断正本清源。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无论是密室独处,还是处于闹市通衢,一个人心中的“知”都是自己的“独知”,好、坏必自知。慎独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是人前人后一个样的道德要求,更在于把自己的恶行恶念消灭在起心动念的萌芽状态,不使其滋长于隐微幽暗之中。无论是“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还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抑或是“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无一不是自律慎独的体现。慎独即意诚。诚实致知的人,会直面自己的虚妄、无知、错误,在独知处用功,直到豁然贯通,通透澄明。(作者: 陈军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