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 陈晓巍
今年以来,榆通公司紧紧围绕健全制度机制、做好档案收集、提升档案数字化等方面持续用力,不断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长效化、标准化,逐步实现档案管理服务从“纸上”向“指尖”转变升级,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成效。
把好“制度关”,档案管理规范化
为提升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水平,结合业务实际,公司细化了档案分类规则和归档范围,并邀请西北大学有关专家就公司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进行座谈指导,对档案管理制度总体架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电子文件和档案单套制归档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公司修订、编制了《档案数字化规范》《档案分类方案》等26项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档案归档、查阅利用、安全保密、库房管理、岗位责任等内容,确保档案工作有规可遵、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把好“入口关”,档案收集长效化
为确保公司档案完整、安全及连续性,充分发挥档案在生产经营中的支撑作用,公司借鉴往年经验,严格按照公司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及归档要求进行整理,建立了以综合管理部档案人员为主体、各部门配合、专人负责的多层次档案管理体系,坚持从信息的源头抓起,拓展档案收集的途径,将公司近年来形成的物资质量档案、招投标档案和市场采购等也纳入管理范畴,对所有资料进行分类、编号、装盒,确保档案立卷规范、应归尽归,此次共整理归档各类档案资料9768余件。此外,公司档案管理人员还通过逆向追溯的方式,精准识别出尚未移交的档案资料,并向相关部门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建议,确保档案的完整性,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的档案意识,为今后数字化档案室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把好“数字加工关”,档案资料标准化
“整理扫描页、编制页号、拆除装订、档案著录等,通过图像扫描系统进入档案扫描环节。”走进数字加工室,数名工作人员正在对存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该公司严格规范数字化加工流程,对档案实行登记、清点、核查、原件扫描、图像处理、信息录入、成品验收、档案还原等数字化加工流程,并在数字加工室安装了24小时360度无死角监控,保证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安全规范进行。档案管理人员定期对数字化加工后的图像文件进行抽检,确保档案数字化成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截止目前,已完成2017年—2023年招投标档案、合同档案、验收档案以及历年专项工程档案资料的数字化加工,累计完成130000余件,扫描页数180余万页。
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强化档案制度落实,提高档案收集归档能力,推动传统纸质档案向数字档案转变,把档案建在“云”上,实现档案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使档案管理工作能更好地促进公司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