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凌晨2点,我忽然发现前方马路中间横着一辆摩托车,路边一男子躺在血泊中一动不动,就想着可不敢出什么事,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个家可咋办呀!”回想起头些天车祸现场救人的一幕,榆通公司财务部职工王依凡脸上露出了陕煤“北移”人磨练出的坚韧,他那炯炯有神的眼里迸射出的果敢与担当一如当日。
事件还得从国庆假期说起,今年国庆节与中秋节时逢同日,是举国欢庆万家团圆的好日子。连续工作了一个月,9月30日下午一下班,榆通公司财务部几位家住西安的同事就根据提前约定乘坐王依凡的车从神木出发一同回家。从神木到西安700多公里路程,七八个小时的车程。在中秋节当晚,他终于把同事送到了家中,和家人团圆过节。
凌晨2点,在行驶到位于西安火车站西广场最后一位同事家附近时,他正要停车规划回家路线,突然发现前方马路中间横着一辆摩托车,路边一男子躺在血泊中一动不动。此时的大街上空无一人,偶尔几辆车匆匆而过也都未多做停留。虽然回家心切,也有扶人反被讹诈的顾虑,但是入秋后凌晨气温很低,看着伤者无助的躺在地上。想着他的家人正焦急地等待,期盼他回家过节,更担心他的生命安危。容不得多想,王依凡和最后一位同事王文辉立即下车去查看伤者伤情,他满脸鲜血,意识模糊,头上10多厘米的伤口还在不断出血。为争取时间,分头行动,王依凡不顾一路驾驶的疲惫,跑到最近的派出所寻求救援,同时拨打110、120急救电话,王文辉则留下看护伤者。为避免伤者遭到二次意外伤害,他们立即不停地给伤者问话,好在经过十分钟的问话,他慢慢的苏醒了,他们又合力将伤者移到路边,不停地安慰他,言语鼓励。
等到交警和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后,交警边询问事情经过,医护人员边给他包扎伤口,并将其送上救护车。伤者上车前,情绪激动握着小王的手,说道:“实在太感谢你们了,多亏了你们救了我,把你的电话给我说下。”王依凡说道:“不用了,只要您没事就行,都是举手之劳。”看着伤者上了救护车,他们才放心地离去。
这时,王依凡他们看看表,已近凌晨4点,他的妈妈一夜未合眼,不停地的打电话询问本应早已经到家的他,而他只是简单的告诉妈妈让她放心,马上到家,却对救助交通事故伤者的事只字未提。
“说实话,当时我心里特别矛盾,既想早些回家团圆,又担心伤者没人施救,但这事既然我看见了那就必须救,绝不能让他在我眼前出事!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王依凡告诉笔者。
都说90后这一代独生子女大都娇贵自私,缺乏责任感、担当意识,可是看看我身边的这位93年的小伙子,在路遇伤者时,救人之心坚决,冷静理智,及时果断施以援手,并妥当处理,使伤者快速转危为安。这种正直善良、乐于助人、不图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