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以来,物资集团榆通公司韩家湾供应站紧紧抓住党史学习教育“我为职工办实事”实践和公司“师带徒”活动的有利时机,以现场学习为基础,在服务矿区实现业务培训课堂走进运行、检修现场,既丰富了培训形式,又极大地增强员工的学习兴趣,把火热的集中参观学习现场打造成为新员工的“培训课堂”。
“检修组”+“学习组”。该站充分利用矿区现场设备和技术人员资源优势,把新员工编入机电管理部机修车间检修班,每个工作组即为一个学习小组,充分利用车间设备分解拆卸、隐患缺陷处理、安装测试调试等机会,让新员工对设备构造、工作原理、安装及检修标准等有了更深入直观的理解,学到了从书本和资料上学不到的知识,尤其对设备常见的故障处理及配件消耗情况,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扎实提高了新员工的设备熟悉程度和物资保管保养能力。
“传帮带”+“手把手”。该站结合“师带徒”培养计划制定详细的集中培训期间“传帮带”具体内容,突出“手把手”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场讲解和互动交流,使新员工对物资辨识、系统操作、装卸作业、物资摆放、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有了直观感性认识。“师傅”从发现、分析、处理紧急业务的能力出发,组织新员工开展现场学习交流、解决日常工作难题,“徒弟”学的生动,记的牢固,极大地提升了了学习效果。
“流动课”+“交叉课”。该站紧盯矿区地面各生产运行系统,由负责人带领新员工走进洗煤厂、机修车间、变电站热炉房等场所,各岗位技术人员成为“流动课堂”的辅导老师,悉心指导新员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掌握配件维检细节,把他们的生产经验倾囊相授,引导新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真学真用。充分利用“职工小讲堂”,让每名新员工登台讲授物资集团和公司岗位相关业务制度,倒逼工作间隙自我学习,快速提升了新员工的表达能力和业务水平。
此次集中“对标互学”是该站今年第一次实践培训,对于新员工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实战练兵机会。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走出去对标互学信息量大,只有加倍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白天抓紧现场学习,晚上抓紧消化吸收,才能逐渐成为和前辈师傅们一样独当一面的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