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部门公开 >> 行政 >> 物资管理部

总计1695份;点击95075次

  • 财务资产部:133份
  • 物资管理部:327份
  • 综合管理部:244份
  • 党群工作部:144份
  • 市场营销部:283份
  • 物资采购部:516份
  • 工会:48份
发布单位: 物资管理部      发布者:物资管理部-姜敏     时间:2021-05-17     点击:65次
关于对物资寄售超市化管理模式的思考-杨亮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观念的更新,企业的物资供应工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供应型向供应经营型转变,传统的物资采购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物资采购工作,在这种环境下,榆通公司为了提质增效,追赶超越,全面提升物资供应水平,大力实施了联储共备,寄售管理、及井口寄售超市的新型采供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减少库存物资的积压,加速资金周转,降低采购成本,更好的用好用活现有资金,保证供应,降低储备资金占用,尤其是“寄售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物资寄售的意义
    1、方便使用,缩短供应时间,节约流通费用;对于采购频率高、标准统一的常用物资,依托于框架协议或长期合同,根据客户定额管理的要求,采用寄售的采购方式,从而简化招标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2、降低库存,减少了资金占用;寄售物资均在使用后付款,对寄售物资不出现结算后有库存的现象,大大减少了流动资金占用,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经营中的资金紧张的问题,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更有价值更需要的地方。
  3、集中精力聚焦市场价格,实现节约资金,对形成批量物资利用寄售的方式,以节省的采购时间重点关注产品的性价比,做到货比三家,利用优势强化与厂家谈判竞价能力。
    4、引进了竞争机制,有利于保证物资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寄售的开展,以相对稳定的供应格局促进供应厂商质量与服务意思,拓宽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尤其是榆通实行的寄售超市化管理与同一标段至少入围三家以上的模式,更是对寄售的升华,实现了“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良性市场竞争体制,大大增加了市场自主话语权。
    5、有利于减少多余、积压物资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寄售物资使用前物权归供货厂商所有,我方能用则用,不能用的厂家自行处理,避免了因计划不周、设计变更等因素影响造成的不必要的积压和浪费。另外,通过与寄售厂商的合作对于原有同类积压物资增加定向回购的机会,或利用供应商信息与渠道的优势将物资调剂出去。
    二、当前物资寄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榆通公司物资寄售合作期限一般是一年,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供应业务分配范围,减少了物资供应管理权力。但是物资寄售工作需要多部门参与、多专业联动,如计划管理、供货协调、物资验收、财务结算等。其次,寄售管理在年度招商招价中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整理寄售明细到签订寄售合同跨度时间较长,享受寄售招标成果按实际计算则不到一年,形成浪费。
    2、物资寄售业务推行时间较短,因各种问题的出现阻碍了寄售目标的实现, 物资寄售工作涉及供应商选择、合同执行、财务结算等多个业务环节,并且属于中长期业务合作,在实现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与合同约定不相符的情况或者属于合同没有约定的情况。例如因市场价格的波动导致出现部分厂商不能及时供货单的现象出现。
     3、物资寄售业务开展不彻底,虽然近几年通过对寄售业务的探索,在寄售目录的确定上质量有所提升,但针对性还不够强,范围任然狭隘,对部分潜在客户的培养与开发上还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目前陕北各矿区都在进行智慧矿山建设,所用设备都是国内外矿上领域的前沿科技与顶尖设备,但部分厂家对公司实行的寄售模式意愿不强,例如山西天地、北京景隆及支架厂家,导致公司关键配件的供应效率不高。
    三、高效开展寄售业务的解决途径
    1、改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局面,库存观念因超储超购形成大量的库存物资与报废物资,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为储备保管这些物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形成更大的浪费。寄售应不局限于年度招商招价,因坚持“一事一议”的原则,对于但凡能够推行寄售的物资应该随时矿业增加和扩充,签订供应链协议是提高物资供应效率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2、坚持合作双赢原则,优化物资集中资源,做好寄售工作,需要考虑供求双方利益,在业务开展中要能够保证供应商一定量的市场份额与保障物资使用后的货款结算,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供应商的积极性,使供应商将精力从原疲于找市场份额向有序组织货源、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售后服务方向转变。
    3、领导要高度重视并投入精力开展寄售工作,根据众多寄售经验,刚开展此项工作时,寄售厂商因占用流动资金而不情愿合作,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并通过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与供应商交流、沟通工作,与供应商协商寄售的供应条件与方式。在企业内部则加强寄售工作管理与考核,将物资寄售为重点工作来抓,且在合同有效期上可适当延长至两年,在有效的合同期限内,根据物资的属性、品质等市场因素,双方可协商在某个时间段根据市场价格变化规律有一个合理的调价机制。
    4、寄售工作应分步实施,工作目标则是“能寄尽寄”由于集团公司所属各公司管理情况不同,开展相应工作深度不同,因此,寄售工作要求不能一刀切,应对管辖范围内的物资进行全方位清理,合理制定任务指标。围绕对符合条件的物资“能寄尽寄”,含盖内外部厂家,并且不断拓展寄售品种,充分利用社会库存,把寄售业务从常耗料、大宗通用物资扩大到各种配件上,避免库存积压,降低库存风险。
    5、从管理制度、物资确认、结算方式等方面建立寄售保障体系,应大力推广先进单位成功经验,制定相应寄售管理办法,从操作规程上体现简化的工作流程,方便供应商办理结算手续;优先分配材料款等措施,建立推动寄售模式的长效机制,对寄售供应商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并体现出寄售采购执行的严格管理,从严查处违规采购。
    6、加强集团范围各单位物资采购的联合,发挥综合采购优势;在各单位积压和待报废物资中大多是各单位的专用物资,如设备和配件,通用性差。各企业技术设置不同,进货渠道不同,招标采购中标厂家不同,从而造成使用材料、设备等不统一,调剂难度大,供应厂商寄售积极性不高,在价格可比的范围内缩小供应厂商范围,加大品牌供应商市场份额,在集团内部形成专业市场,推行寄售业务。
实践证明,寄售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物资采供手段,在今后的物资供应管理中,我们应该继续完善、大胆创新,争取使寄售这种采供模式在各行各业得到更大推广。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