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型的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其采取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信息化,对于物资行业来说,物资编码的管理、标准制定、分类原则、审核规则和特征量的维护是实现信息化最基础而又繁杂的一项技术工作,通过物资编码来实现全部物资在系统线上运行,从而达到物资的采、供、销和结算全流程的线上操作目标,一条物资编码就是一个物资的“身份证”,有了这个身份证才能入网线上运行畅通无阻,物资编码的申请和审核把关就显得至关重要,所有编码的申请都必须按照集团统一要求的标准和规范进行。
一条新的物资,如何能取得这张入网“身份证”呢?按照编码审核流程,需要经过一级和二级审核员核实正确后才能通过,物资编码的审核操作过程很简单,但它背后的核实和查阅资料的工作是很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且一级审核员都是兼职的,为了证明所提交和审核的新物资关键要素,即物资名称、规格型号、配件件号、制造标准、材质要求和技术参数等信息的准确性,需要查找各种图纸资料、图片、设备铭牌等,网上查不到相关信息的,还需要借助设备主机厂家技术人员的力量,甚至有时需要申请人员去现场把旧的实物拍图片上传,每条录入系统的新物资编码都做到有据可查。特别是今年集团提出“一张网、一套码、两集中、零库存”物资供应新体系后,各分公司的供应业务逐步向非煤板块拓展以来,新增物资的申请和审核的工作量明显增加,特别是榆林化学公司新设备品种多,物资所要求的标准与煤炭板块有些不一样,仅一个月就需要新增申请5000多条新编码,白天上班时间审核不完的编码,晚上还得再加班审,以保证当天系统待审的编码清零。
一级审核人员日常就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熟练掌握新物资申请的模板和要领,通过不断学习物资的新知识,不管是对物料的分类规则、物料长短描述格式的规范、国家或行业标准都需要非常熟悉和掌握,为每条新申请物资“挑毛病”,做到严格把关,小到一个字母的大小写、括号的中文英格式应用,大到物资的正确分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才能保证提交到集团二级审核的每条新编码物资描述的准确性和审核效率,达到集团统一要求的考核标准。值得高兴的是,经过几年的编码审核经验和对新物资知识的不断积累及审核人员自身的学习钻研,我们公司的每名一级审核人员都在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和成长,都在默默地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